赞
踩
AI真的能分辨真实与虚构吗?
我们准备好为 AI 的错误买单了吗?
能完全消除 AI 的幻觉吗?
如何在使用 AI 的同时保持对其输出的控制?
AI 幻觉有风险也有机遇,我们该如何取舍?
对于普通人而言,AI幻觉在未知领域难以评判其结论
AI 幻觉是劝退很多人深度使用 AI 的原因之一,AI 胡说八道又一本正经。曾经也有提示词技巧通过让 AI 基于训练数据回答,一定程度上可以规避日期类的幻觉,但是并不能完全杜绝,这和生成式 AI 的机制有关系。 本文试图从 AI 幻觉和人类认知偏差,已经 AI 幻觉的产生背景以及当前的努力方向,最后从正面角度观察 AI 幻觉,引出和 AI 的相处之道。
想象一下,一位律师在法庭上自信地引用 AI 提供的判例,却在关键时刻被法官指出该判例纯属虚构,会是怎样尴尬的场面? 这可不是电影情节,而是真实发生在我们身边的 AI 幻觉案例。 AI 尽管拥有海量法律知识,却常常在回答问题时捏造根本不存在的判例,从案件名称到法官姓名,甚至判决日期都编造得天衣无缝。这不禁让人担忧。
AI 医疗诊断的出现,为解决医疗资源短缺和提高诊断效率带来了希望。然而,AI 医生也可能犯下令人啼笑皆非,甚至危及生命的错误。
一些医学领域的 AI 在回答问题时,会编造出闻所未闻的医学术语。例如,它可能会将“心脏衰竭”和“糖尿病”这两个常见病症生硬地拼凑成一个全新的诊断——“心脏糖尿病”!这种荒谬的“创造力”不仅暴露了 AI 对医学知识理解的不足,更可能误导医生,延误患者的治疗,甚至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AI 医生,你确定不是在开玩笑吗?
看起来,AI 的幻觉问题简直要人神共愤了,简直无法直视,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再来看个案例。
AlphaFold3 是一种可以用于研究生物分子结构的蛋白质结构预测方法。它可以预测不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这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疾病的运作机制并开发新药。
例如,AlphaFold3 可用于研究抗体如何与病毒结合。这些信息可用于设计新的疫苗。
以下是该方法的一些潜在应用:
AlphaFold3 是一项强大的新工具,有望彻底改变我们对生物分子的理解和治疗疾病的方式。
AlphaGo 战胜李世石的 37 手,几乎所有人类看来,都是相当令人迷惑的,然而,人类输了!很难说这不是傲慢的人类想象出来的“幻觉”,在这类所谓幻觉之下,人类逐渐会被自己打脸。
老实说,说得这么信誓旦旦,要不是查询一下,确实是拿不准。
人们之所以将 AI 模型的某些错误输出称为“幻觉”,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AI 幻觉不同于一般的语法错误或拼写错误,它指的是模型生成了语法正确、语义流畅,甚至看似合理的句子,但这些句子却与事实不符,或者与用户的预期不符。这种“合理性”让人难以第一时间察觉其中的错误,从而产生了“被欺骗”的感觉。
AI 通常会以非常自信的语气给出答案,即使这些答案是错误的。这种“自信”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模型真的“知道”答案,从而放松了警惕,更容易相信其输出的内容。
“幻觉”一词原本是指人类在没有外部刺激的情况下产生的感知体验,例如看到或听到并不存在的事物。人们将 AI 的错误输出称为“幻觉”,也是将其与人类的这种认知现象进行类比,暗示 AI 模型也可能像人一样产生“虚假感知”。
错误 | 幻觉 | |
---|---|---|
性质 | 语法、拼写、计算等方面的错误,这些错误比较容易被识别和纠正 | 模型在知识理解、推理、以及与人类期望对齐方面出现的错误,这些错误更深层次、更难以察觉,也更难以纠正 |
表现形式 | 导致输出内容不完整、不流畅,或者明显不合理 | 导致输出内容看似合理、流畅,甚至带有强烈的自信,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其中存在逻辑漏洞或事实性错误 |
原因 | 由于模型在训练或解码过程中出现了随机性误差 | 由于模型本身的知识局限性、训练数据偏差、或者推理能力不足 |
如同一声警钟,敲响了人们对 AI 幻觉的担忧。难道 AI 真的会产生类似人类的“幻觉”? AI 幻觉与人类的认知偏差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将两者进行深入的对比分析。
很多年前,在大学宿舍的走道里,常常响起黑豹的怒吼
茫茫人海中,有你有我,相遇相识相互琢磨
没有人提醒,也没人觉得为违和,每次唱都只有这两句,后来认真看了看词,发现唱错了,知道错了以后,就再也没唱过了。我想,当时听到的同学们,心理大概也是默认了这句词,这么热情奔放的怒吼,哪里会有唱错的道理呢?
我们会笃定一些事,然后它却和事实有偏差,生活中不乏此类状况,互联网的谣言,听到了,并对这件事了有最初的认知,辟谣的时候却因为各种原因没有看到。
我们都曾经历过“看花眼”、“听岔了”的尴尬时刻,这些都是人类认知偏差的表现。那么,AI 也会犯类似的错误吗? AI 幻觉,是否就是 AI 世界的“认知偏差”? 为了解开这个谜团,我们需要将两者进行深入的对比分析。
AI 幻觉和人类认知偏差都指向 对信息的扭曲或误解 。然而,两者在 产生机制 上却有着根本区别
因此,AI 幻觉与人类认知偏差更像是“表亲”,而非“孪生兄弟”。它们有着相似的表现形式,但背后的原因却截然不同。
学霸觉得这次考试考砸了,学渣觉得这次稳了。打螺丝的时候还在想,明明答对了呀!
AI 幻觉和人类认知偏差在表现形式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例如:
然而,两者的 影响范围 却有着天壤之别:
人类认知偏差 | AI 幻觉 | ||
---|---|---|---|
本质 | 对信息的扭曲 | 大脑在处理信息时,为了节省认知资源而采取的“捷径”,这些捷径虽然可以提高效率,但也容易导致对信息的扭曲和误判 | 模型对训练数据中统计模式的过度依赖,导致其在面对新情况时,无法准确地理解和生成信息,最终输出与现实世界不符的内容 |
表现形式 | 多种多样且难以察觉 | 确认偏误(只关注支持自己观点的信息)、可得性偏差(更容易回忆起最近或印象深刻的信息)、锚定效应(过分依赖最初获得的信息) | 生成不存在的人物、地点、事件,或者对已知事实进行错误的描述。 |
产生原因 | 都与经验和知识有关 | 与个人的成长经历、文化背景、知识结构等等有关。不同的经验和知识会塑造不同的认知模式,导致人们对相同的信息做出不同的解读 | 与训练数据的质量、模型的结构和训练策略有关。如果训练数据存在偏差或错误,模型就会学习到这些偏差和错误,并将其体现在生成的内容中 |
影响 | 可能导致错误的决策 | 可能导致我们在生活中做出错误的判断和选择。例如,一个投资者如果受到可得性偏差的影响,可能会高估近期股市上涨的趋势,从而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 | 可能会误导用户、传播虚假信息、甚至引发安全事故。例如,一个用于医疗诊断的 AI 系统,如果出现幻觉,可能会给出错误的诊断结果,从而延误患者的治疗 |
虽然 AI 幻觉与人类认知偏差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但我们必须认识到 AI 幻觉的特殊性。 AI 幻觉并非 AI 产生了意识或主观意图,而是 AI 系统 技术缺陷 的一种表现。
AI 幻觉的出现,提醒我们 AI 技术仍然处于发展阶段,其可靠性和安全性需要持续关注和改进。我们不能将 AI 系统等同于人类,更不能将 AI 幻觉简单地归咎于 AI 本身。只有深入理解 AI 幻觉的本质,才能更好地应对其带来的挑战,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人类的伙伴,而非潜在的威胁。
由此可见,AI 幻觉并非 AI 的主观臆造,而是其技术局限性的一种体现,与人类认知偏差有着本质区别。 然而,面对这些认知上的“陷阱”,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已经发展出一套应对策略。 那么,人类是如何对抗认知偏差,避免掉入思维误区? 这些方法,又能为我们应对 AI 幻觉提供哪些启示?
通俗点说:就是多学习!
大脑就像精密仪器,需要不断学习和训练才能高效运转。为了避免“想当然”的错误,我们要不断提升认知能力,就像给大脑定期升级系统、打补丁。
就像不谈剂量就是耍流氓一样,除了自我精进,还有很多工具可以改善认知偏差。
思维工具,拓展了我们的大脑的计算能力和存储容量
即使我们努力保持清醒,大脑偶尔还是会“偷懒”,犯下“想当然”的错误。这时,结构化思考工具能帮我们减少失误。
风险评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资金,避免损失。
比如,医生使用标准化检查清单来减少误诊。这些结构化思考工具就像给我们的思维装上“辅助轮”,让我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更稳妥地做出判断。
更重要的是,我们是社会动物,在不断的信息交换中,产生新的认知和理解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面对复杂难题,单凭个人力量难以找到最佳解决方案。这时,我们需要集思广益,借助群体智慧弥补个体认知的局限。
群体智慧就像是将多个“处理器”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强大的“计算网络”,能够处理更加复杂的问题。
人类应对认知偏差的方法,为解决 AI 幻觉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借鉴这些方法,开发相应技术手段,能帮助 AI 更好地理解世界,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AI 幻觉治理是一段充满挑战的旅程,需要不断学习人类的智慧,将对抗认知偏差的经验转化为 AI 技术进步的动力。
人类在与认知偏差的长期斗争中积累了宝贵经验。这些经验告诉我们,提升认知能力、借助工具辅助判断、发挥群体智慧,能帮助我们减少错误,做出更理性的决策。那么,对于 AI 系统来说,是否也存在类似的“认知偏差”?AI 幻觉究竟是什么?有哪些表现形式和类别?
我们已经了解了人类如何巧妙应对认知偏差,那么对于 AI 系统,是否也存在类似的“认知陷阱”?答案是肯定的,这就是“AI 幻觉”。
简单来说,AI 幻觉是指 AI 系统生成的信息与事实不符,或者与预期不符,就像人工智能在“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这些“胡说八道”不是 AI 故意的,而是技术局限性造成的错误。
AI 幻觉的定义可以概括为:AI 系统生成的输出内容看似合理流畅,但实际上与输入信息、上下文环境或客观事实相矛盾,缺乏逻辑或经验支撑。
AI 幻觉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下图所示:
AI 幻觉看似“小错误”,但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带来巨大风险。
“胡说八道”,他们可能不再信任 AI 的判断,甚至拒绝使用 AI 产品。
AI 幻觉的出现,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在发展 AI 技术的同时,也要重视其安全性和可靠性。然而,我们不能因此否定 AI 幻觉的积极意义。
AI 幻觉就像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需要正视 AI 幻觉带来的风险,同时积极探索其潜在价值,让人工智能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
AI 幻觉,就像潜藏在人工智能系统中的“幽灵”,它披着真实的外衣,却可能将我们引入歧途。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的现象? 只有深入探究 AI 幻觉的根源,才能找到有效的应对之策,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人类可信赖的伙伴。
我们已经见识了 AI 幻觉的种种“迷惑行为”,不禁要问,究竟是什么原因让 AI 走上了“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的道路? 只有揭开 AI 幻觉背后的神秘面纱,才能找到有效的“解药”,避免 AI 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早期信息化建设有个段子,“输入的是垃圾数据,输出的也是垃圾数据”(Garbage in, garbage out)。这也是很多信息化项目失败的重要原因,AI 的学习过程也是一样。
如果 AI 模型的训练数据存在问题,那么 AI 就可能“学坏”,产生各种幻觉。
即使训练数据完美无缺, AI 模型也可能因为自身的能力缺陷而产生幻觉。
AI 模型的训练过程,就像学生的学习过程一样,需要科学的方法和充足的时间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果训练方法存在缺陷, AI 模型也可能“学艺不精”,容易产生幻觉。
依赖“标准答案”,缺乏创造力:** 在训练过程中, AI 模型通常会得到一个“标准答案”,它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参数,直到生成的答案与“标准答案”一致。然而,这种过度依赖“标准答案”的做法,会限制 AI 模型的创造力,导致它在面对开放性问题时,无法生成新颖的、有创意的答案,只能重复已有的知识,或者根据已有知识进行“拼凑”。
AI 模型在生成文本或图像时,通常会根据概率分布来选择最有可能出现的词语或像素。这种 随机性 虽然可以增加 AI 模型的创造力和多样性,但也可能导致 AI 产生“口误”,生成一些不符合逻辑或事实的语句。
例如,一个 AI 写作模型在生成故事时,可能会根据概率分布选择“他”或“她”来指代一个角色。如果模型没有正确地理解角色的性别,就可能出现“性别错乱”的现象,例如,在一个描述女性角色的故事中, AI 突然用“他”来指代这个角色,让人感到困惑。
AI 幻觉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深入理解 AI 幻觉背后的原因,才能找到更有效的应对措施,让 AI 系统更加可靠、更加安全。
从数据质量到模型结构,再到训练方法和推理机制, AI 幻觉的产生如同一个多米诺骨牌效应,环环相扣,错综复杂。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回顾 AI 幻觉的历史,探寻 AI 幻觉是如何随着 AI 技术的发展而演变的。
我们已经了解了 AI 幻觉的多因素交织,那么这个“顽固”的问题,是如何伴随 AI 技术发展而演变的?让我们一起回顾 AI 幻觉的简史,或许能从中找到一些治理的线索。
早期的 AI 系统主要依靠人类专家制定的规则和逻辑进行推理和决策,就像一个只会按“剧本”演出的演员。这些系统被称为“专家系统”,它们在处理特定领域的问题时表现出色,例如诊断某些疾病或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然而,专家系统的致命弱点在于其知识库的局限性。一旦遇到超出预设规则范围的情况,它们就会“不知所措”,犯下低级错误,就像一个只会背诵课本的学生,一遇到课本上没有的题目就束手无策。
例如,早期的医疗专家系统,遇到一种从未见过的疾病,就可能给出错误诊断,甚至建议错误治疗方法。这种情况在今天看来,就像“人工智障”一样,但在当时却是 AI 技术发展水平的真实写照。
随着计算机技术进步和数据量爆炸式增长,AI 迎来了“机器学习”时代。机器学习算法能够从大量数据中自动学习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进行预测和决策,就像一个能从大量习题中总结解题技巧的学生。
相比于专家系统,机器学习模型的泛化能力更强,能处理更加复杂和多变的任务。然而,机器学习模型仍依赖于数据的质量和数量。如果训练数据存在偏差或不足,AI 模型仍可能“学偏”,产生各种幻觉。
例如,一个机器翻译模型,如果只学习了有限的语言样本,那么它在翻译一些复杂句子时,就可能出现语义错误或逻辑混乱,就像一个只会“死记硬背”单词的学生,无法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
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成为 AI 领域的“当红炸子鸡”。深度学习模型拥有更加复杂的结构和更多的参数,能从海量数据中学习到更精细的特征,从而实现更加精准的预测和决策。
然而,深度学习模型的可解释性较差,其内部决策过程就像一个“黑箱”,人类难以理解。这使我们难以判断 AI 模型究竟是“真懂”了,还是仅仅“记住了”大量数据,一旦遇到新情况就可能出现幻觉,而这种幻觉往往更加难以察觉,因为它可能隐藏在看似合理的表象之下。
随着 AI 模型的复杂度不断提升,AI 幻觉的种类也更加多样化,其表现形式也更加隐蔽,更难以被人类识别和纠正。例如,一个 AI 写作模型,可能生成一篇语法流畅、逻辑通顺的文章,但文章内容却完全是虚构的,甚至编造出一些不存在的人物、事件或理论。
回顾 AI 幻觉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AI 幻觉并不是一个新问题,而是伴随着 AI 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演变的。从早期的“人工智障”,到如今“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AI 幻觉的复杂性和隐蔽性都在不断提升。
AI 幻觉的演变过程也反映了 AI 技术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从依赖人工规则,到依靠数据驱动,再到如今的深度学习,AI 系统正在变得越来越“聪明”,但也面临着更加复杂和难以预料的挑战。AI 幻觉正是技术进步的“伴生品”,它提醒我们在追求 AI 能力提升的同时,也要时刻关注其安全性和可信赖性。
AI 幻觉问题如同幽灵般伴随着 AI 技术一路走来,从早期专家系统的“人工智障”,到如今深度学习模型的“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其复杂性和隐蔽性都在不断升级。AI 的能力日益强大,但其“脑补”和“一本正经说瞎话”的倾向也愈发令人担忧。那么,面对这个与 AI 发展如影随形的难题,人类有哪些应对措施?研究者们又做了哪些努力来“驯服”AI 幻觉,让 AI 更加安全可靠呢?
AI 幻觉的历史告诉我们,这个难题一直伴随着 AI 的发展,如同一个甩不掉的“影子”。那么,面对 AI 幻觉,我们是否只能束手无策?当然不是!近年来,研究人员们已经开发出多种技术手段,试图“驯服”这个难以捉摸的“幽灵”,让 AI 变得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赖。
正如我们在前文中提到的,低质量的训练数据是导致 AI 幻觉的重要原因。因此,为 AI 模型提供“干净”、“健康”的训练数据,就如同给 AI 做一次全面的“体检”,是预防 AI 幻觉的根本措施。
除了提供高质量的数据,我们还可以通过优化 AI 模型本身,来降低 AI 幻觉的风险。
为了弥补 AI 模型自身知识的不足,我们可以为它提供外部知识的支持,就像给学生提供参考书和工具书一样,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检索增强生成 (RAG) 技术就是一种为 AI 模型提供“知识外挂”的方法。
我们可以将 RAG 技术的工作原理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
RAG 技术的优势在于能够将 AI 模型与外部知识库连接起来,从而扩展 AI 模型的知识范围,提高其回答问题和生成内容的准确性。例如,在医疗领域,RAG 技术可以帮助医疗 AI 助手获取最新的医学知识和临床案例,从而提高其诊断和治疗建议的准确性。
尽管 RAG 技术在减少 AI 幻觉方面表现出色,但它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AI 模型在训练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恶意”的样本数据,例如故意设置的错误信息或噪声数据。这些“恶意”样本可能会误导 AI 模型,导致其产生幻觉。为了提高 AI 模型的鲁棒性,我们可以使用对抗训练技术,让 AI 模型在训练过程中就接触到这些“恶意”样本,并学会如何识别和抵抗它们。
对抗训练就像给 AI 模型进行“实战演练”,让它在面对各种“攻击”时,能够保持冷静,做出正确的判断。
想要避免 AI 掉入“幻觉”的陷阱,我们除了优化数据和模型,还可以巧妙地利用“提示词工程”,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驯兽师,用精准指令来引导 AI 生成更可靠的内容。
AI 对提示词的理解能力与幻觉的产生密切相关。清晰、具体的提示词能够帮助 AI 更好地理解我们的意图,从而减少“想当然”的错误。
例如,当我们询问 AI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关键日期”时,如果只是简单地抛出问题, AI 可能会根据其记忆中的信息,给出一些似是而非的答案。但如果我们在提示词中明确要求 AI “根据可信的历史文献”来回答,并限定时间范围, AI 就更有可能给出准确的答案。
以下是一些避免 AI 幻觉的提示词技巧:
通过这些技巧,我们可以将提示词变得更加清晰、具体、有针对性,从而引导 AI 生成更加准确和可靠的内容。当然,提示词工程只是一种辅助手段,要想从根本上解决 AI 幻觉问题,还需要从数据、模型、训练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努力。
AI 幻觉的治理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任务,目前的技术手段还无法完全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和技术,并加强对 AI 系统的监管和评估,才能让 AI 更加安全、可靠、值得信赖。
我们已经了解了多种应对 AI 幻觉的技术手段,它们就像“魔法武器”,帮助我们对抗 AI 幻觉这个“顽固”的敌人。然而,一个残酷的现实是: AI 幻觉无法从根本上避免。
“Hallucination is Inevitable: An Innate Limitation of Large Language Models” (Xu et al., 2024) 这篇论文,为我们揭示了 AI 幻觉无法被完全消除的根本原因: AI 模型的能力存在边界。
因此,即使我们不断改进数据质量、优化模型结构,AI 仍然无法掌握所有知识并具备无限的推理能力。
我们前面提到的多个 AI 幻觉案例,也从侧面印证了 AI 幻觉的“顽固性”。无论是 ChatGPT 编造的虚假法律判例,还是医疗 AI 误诊的案例,都表明即使是最先进的 AI 模型,也无法完全避免错误的发生。
AI 幻觉的不可避免性,是一个客观的现实,它源于 AI 技术本身的局限性,而非人为的疏忽或错误。我们需要正视这一现实,并采取更加谨慎的态度来对待 AI 技术。
尽管 AI 幻觉存在着种种风险,但我们也不能将其一棒子打死。 AI 幻觉,就像是一枚硬币的另一面,也蕴藏着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甚至可能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
正如 ““Confidently Nonsensical?”: A Critical Survey on the Perspectives and Challenges of ‘Hallucinations’ in NLP” (Narayanan Venkit et al., 2023) 中指出的, AI 幻觉有时会产生一些新颖、奇特、甚至超越人类想象力的内容,这可以为我们的艺术创作和科学研究提供灵感。
AI 幻觉的出现,也反映了 AI 技术发展过程中的 试错过程 。每一次幻觉,都是 AI 模型的一次“学习”和“成长”。通过分析 AI 幻觉产生的原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 AI 模型的局限性,并改进模型的设计和训练方法,从而推动 AI 技术的进步。
例如,早期机器翻译系统经常出现“驴唇不对马嘴”的错误翻译,这促使研究人员不断改进翻译算法,并最终开发出更加准确和流畅的机器翻译系统。如今,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应用,机器翻译的质量已经得到了显著提升,但 AI 幻觉仍然是一个需要持续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AI 幻觉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成为推动人类进步的动力,也可能带来难以预料的风险。我们需要辩证地看待 AI 幻觉,既不能因其潜在风险而放弃对 AI 技术的探索,也不能因其潜在价值而忽视其可能带来的危害。
AI 幻觉,是 AI 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一道“坎”,但也是通往更加智能未来的必经之路。相信通过人类的智慧和努力,我们能够跨越这道“坎”,最终抵达 AI 与人类和谐共生的彼岸。
AI 幻觉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道路上的光明与阴影。我们既要看到它带来的风险和挑战,也要看到它蕴藏的机遇和希望。如何更好看待 AI 幻觉,将决定着人工智能的未来走向。
回顾前文,我们已经了解到,AI 幻觉是 AI 系统技术局限性的一种体现,它无法从根本上避免。AI 幻觉可能会误导用户、传播虚假信息、损害 AI 系统的可信度,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警惕和防范的风险。
然而,AI 幻觉也可能为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它可以激发人类的创造力,推动技术进步,甚至帮助我们发现新的科学知识。AI 幻觉就像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既有负面影响,也有正面价值。
AI 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人类的智慧和引导。面对 AI 幻觉,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视为技术问题,而是要从伦理和社会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引导 AI 技术健康发展,让 AI 真正造福人类社会。
AI 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我们相信,通过人类的智慧和努力,我们能够克服 AI 幻觉带来的挑战,充分发挥 AI 技术的潜力,最终让人工智能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强大引擎。
在通往智能未来的道路上,我们既要保持乐观的态度,积极探索 AI 的无限可能,也要保持谨慎的态度,时刻警惕 AI 潜在的风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与 AI 和谐共舞,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缘起于一次网上找到一个总结公众号的提示词,给它一个公众号文章链接,它就给我一段合适的总结。当时正在研究 AI 硬件的内容,它的输出结果还挺像那么回事,但是真正打开网页看的时候完全不是不对,它根本没有去读取网页内容。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同样也遇到这个问题,思索再三,没有把它归到 AI 幻觉中去,有这样几个方面的考虑:
综合上述理由,它更像是大语言模型开发商的"狡猾",用“AI 幻觉”背锅了。
Gemini | 真正页面 |
---|---|
作为一名热心肠的互联网老兵,我意识到有很多经验和知识值得分享给大家,也可以通过我们的能力和经验解答大家在人工智能学习中的很多困惑,所以在工作繁忙的情况下还是坚持各种整理和分享。
但苦于知识传播途径有限,很多互联网行业朋友无法获得正确的资料得到学习提升,故此将并将重要的 AI大模型资料
包括AI大模型入门学习思维导图、精品AI大模型学习书籍手册、视频教程、实战学习等录播视频免费分享出来。
Copyright © 2003-2013 www.wpsshop.cn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