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踩
早晨上班路上,你在地铁百无聊赖地刷着短视频,看到一则好笑的,随手分享给了你的公司“饭搭子”,并配上了一串“哈哈哈哈哈哈”。
晚上下班路上你再次打开视频APP,发现首页弹窗给你推荐了一组“可能认识的人”,通过昵称你发现10个推荐里,7个都是你同事,其中一个正是你的“饭搭子”。你不禁有点疑惑,明明大家只是微信好友,并没有在视频APP里互相关注,也没有互存过手机号,为什么却能够如此精准的推荐给你?
当你还在为此纳闷的时候,殊不知你的ID也早已经被大数据推荐给了无数个“可能认识你的人”。
试想一下,你悄悄在某平台关注的100个“秘密”账号;深夜被加班搞到发癫吐槽同事放飞自我的“疯言疯语”;以及被crush无情拒绝后深夜含泪写下的emo文案......统统被这些你“可能认识的人”看了个精光,并且细细咀嚼。这些,对于一个将网络和生活分的很开的人来说,无疑是一场大型的“社死现场”。
图源:极目新闻
对了,还需要提醒的是,这些你“可能认识的人”,不仅仅包括你的同事,还有等着拉踩你的远房七大姑八大姨,甚至还可能是你老死不相往来的前任,以及......Ta的现男友or现女友。
原本你以为,你改的新昵称“用户02394848XXXX”在互联网上隐匿的很好,所以一直以来你肆无忌惮地在网上说着熟人面前不能说的话,享受着新时代下仅存的最后一丝边界感。
但事实却是,只要你曾分享过一个帖子、一首歌、一段视频......那么恭喜你,你各平台的账号信息已经不再是秘密。
你的每一次分享,都是亲手把账号送到熟人面前,都是一次风险系数拉满的自爆行为。这样的结果,我想可能没有几个人能接受吧?
看到这里你很好奇,只分享了一个链接就能引起这么多连锁反应?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我们先以小红书为例,来看看具体的情况如何。首先,打开朋友转发来的小红书图文链接,点击右上角的“...” ,然后选择复制链接。
小红书ID搜索示例,图源:差评
接着打开某个可以查询ID的网站,把刚才复制的链接粘贴进去,随后就能立刻看到刚才分享小红书图文链接的朋友账号ID。
小红书ID搜索示例,图源:差评
除了小红书以外,根据网站开发者的描述,日常中我们耳熟能详的、使用率极高的大部分APP,包括微博、网易云音乐、QQ音乐、全民K歌、喜马拉雅、雪球、Keep、汽水音乐、百度、小宇宙、知乎......等等,无一例外,都可能会透过分享链接轻松识别你的账号ID。
微博ID搜索示例,图源:差评
网易云/QQ音乐ID搜索示例,图源:新浪
这其实是因为你的各类信息,都以字母+数字的形式收录在你所分享的链接里。甚至有的链接简单到无需查询网站,也能轻易辨别出你的各类账号信息,比如APP版本、系统、将连接分享到了哪个平台等等。
分享链接包含的信息,图源:差评
也就是说,但凡你曾经给别人分享过一条搞笑短视频、一首喜欢的歌、一则优质图文帖。那么很遗憾,你的ID很可能已经被人牢牢“锁定”。
事实上,链接中包含跟踪参数这件事并不稀奇。早在 20 年前,大家就用这种方式来查询流量来源,这类技术被统称为UTM。这也正是可以通过链接解析身份ID的背后原因所在。UTM(Urchin Tracking Module)全称为带参数的网址链接,是Google用来追踪网址(URL)的格式。
Urchin是Google在2004年买下的一家软件公司,这个公司的产品Urchin软件随后演变成Google Analytics。现在UTM变成了跟踪参数的标准,只要网站添加了统计链接,那么在相关数据统计后台就可以查询到所有数据。
具体来看,将UTM这类的技术应用在不同的平台有不同目的,比如品牌靠它来评估广告投放效果;返利平台靠它来判断是谁的返利链接。
但这些社交媒体平台呢?他们在链接里嵌入这些跟踪参数是为了什么?答案显而易见,是为了更好的“了解”你,以及你的社交圈。当你把链接一键分享给朋友之后,你和他、你和你的亲戚朋友、他和他的亲戚朋友等等等等,大家之间在互联网上被无形的编织进了一张大网上。同时,你的兴趣爱好,行为模式,也是组成大数据的支点。支点越多,平台就越“懂”你,推荐的内容也就更符合你的口味。
众所周知,当前基于通讯录等个人信息作为画像,向用户推送“你可能认识的人”已经成为不少社交APP的“默认惯例”。
因为对于平台来说,他们最渴望的就是用户能和熟人直接在APP内社交,比如互相艾特,分享转发,聊天等等,这样一来就可以几何倍数地增加用户的使用时长。
与此同时,如果再能借助算法分析一下你朋友、同事,乃至你们这个社交圈子都喜欢的内容,甚至再给推荐一些相同的爆款视频,增加你们群里、闲暇时间的谈资。
这些平台尝试一切能利用的手段,想要知道你的性别、年龄、喜好,如今还想了解你的社交关系,来优化推荐算法。那么最终结果就是每个人都更依赖刷社交媒体,长时间“泡”在网上。从虚拟到现实,用户被算法轻轻松松拿捏,而这,也正是平台在链接里塞跟踪信息的最终目的。
对此,不少网友认为社交APP热衷的熟人推荐机制以及跟踪机制是十分冒犯的行为。有时候明明只想默默的在网上冲浪,却不料自己的各种信息早已在平台“裸奔”。原本以为互联网上有一块只属于自己的秘密基地,但现实却是挤满了“七大姑八大姨”。
要知道,给别人分享一次链接不代表想和对方在该平台成为好友。同时,“可能认识的人”也不代表想认识,不代表愿意交往,更不代表想要被“熟人凝视”。仅仅分享一次链接就能被人把账号内容“扒个精光”,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实在是一件难以接受的事情。
但事实上,对于平台来说,给链接加密并非一件难事,他们没做,不是基于技术或成本的考量,可能只是不想做罢了。虽然目前有很多平台都在相关协议当中给予了用户选择权,但部分APP的关闭推荐功能却形同虚设。毕竟,这些隐私保护对于平台发展似乎并没有什么“直接利益”。
无论是从平台发展的角度,还是出于对用户隐私权的尊重,各大APP运营商都应该管住算法的“手”,恪守社交边界。要知道,如何平衡好用户价值和商业价值这个问题的答案,从来都不是一道单选题。
参考资料:
Copyright © 2003-2013 www.wpsshop.cn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