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踩
前言
老宋这俩月又跳槽了,自从去年从百度出来来到新公司,躺了一年,最近因为大模型技术发展,重新有了奋斗的方向和动力。
大模型的诞生必然会重塑整个 NLP 方向,因此,必须参与到这波浪潮中,果然,这行就是得奋发向上,不然躺的时间久了真滴容易被时代抛弃。
话不多说,来聊聊这次的跳槽过程。
其实早在4月份左右就想跳槽,那时候其实想回大厂,但是当时题也没有刷,且在这家公司还没有呆够一年,于是迟迟没有下定决心跳槽,毕竟躺着是真舒服。
到了5月份,又发生了一些事情,整个人丧了下来,到了8月份才开始重整旗鼓,决定跳槽。当时跳槽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大模型这波浪潮必将引发生成式AI 接下来的发展,要是不懂大模型一整套东西,很容易被时代抛下。
到了8月10号左右开始投简历,到10月初初步定了offer范围,这次战线拉的还是太长了,不过最后的结果符合我的预期。
整个的面试思路主要分为三个方向:
本次面试一大缺陷是,题是边面边刷的,前期很多面试都挂在题上了,后期倒是一面一个过。
第一波主要投了一些中小厂公司,如知乎,360数科,新浪,伊对,面壁,以及阿里的几个NLP不强的部门如高德等。
第一波刚开始没有刷题,八股文也没怎么看,直接裸面,感觉很酸爽。
这一波主要还是积累面试经验,找找感觉,其中知乎和360数科很快发了offer,其余挂的原因如下:
面了十多天,基本上俩offer,360数科和知乎,阿里一个没过也是出乎意料,打击了我的自信。跟知乎和360数科仔细聊了聊工作内容,果断拒掉了。
此时,我注意到了刷题的重要性,开始迅速补齐短板,大概刷了200+道左右。接下来主要面了几家公司:
拿完百度文心后,我就开始躺了,毕竟在我心中,百度文心是国内最顶级团队。但是跟经理聊了聊,发现做的方向不确定性很大,并且加班强度非常大,忍痛拒绝了。后面有其他非常好的团队约面我都拒绝了,面不动了。
总的来看,这次面试通过率前期比较低,主要还是挂在题上,后期基本都能过,主要是题刷够了。
还有一些非常牛逼的团队拒了我简历,因为我躺了一年,简历还是有所影响的,比如腾讯混元。
这次面试也有几个筛选标准,比如说太卷的不去如字节,太小的不去,钱少的不去等。
到此,面试就初步告一段落了,实在是面不动了,最后还是选了相对work-banlance的一家。
这里有必要聊一聊我为啥不开卷。
首先就是奋斗的意义问题,众所周知,我国的税很高,五险也是税,那么涨工资的意义在哪呢?你累死累活都交税了,卷个屁啊。
其次就是生活问题,人这一辈子就活这么一次,总不能你回首往事时,发现自己的人生一大半都在学习和加班吧?
最后就是身体,懂得都懂。
接下来我来讲讲面试中经常遇到的题,以及这些题的简单回答,主要包括:
我认为 AI 再次进入了快速迭代期,躺了一年多,这次出来打算好好拼一把,看看这两年能不能搏一搏,单车变摩托。
如果兄弟们还在搞传统 NLP,我的建议是赶紧转大模型方向,无论是应用还是基座。诸位加油。
由于新岗位的生产效率,要优于被取代岗位的生产效率,所以实际上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是提升的。
但是具体到个人,只能说是:
“最先掌握AI的人,将会比较晚掌握AI的人有竞争优势”。
这句话,放在计算机、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开局时期,都是一样的道理。
我在一线互联网企业工作十余年里,指导过不少同行后辈。帮助很多人得到了学习和成长。
我意识到有很多经验和知识值得分享给大家,也可以通过我们的能力和经验解答大家在人工智能学习中的很多困惑,所以在工作繁忙的情况下还是坚持各种整理和分享。但苦于知识传播途径有限,很多互联网行业朋友无法获得正确的资料得到学习提升,故此将并将重要的AI大模型资料包括AI大模型入门学习思维导图、精品AI大模型学习书籍手册、视频教程、实战学习等录播视频免费分享出来。
该阶段让大家对大模型 AI有一个最前沿的认识,对大模型 AI 的理解超过 95% 的人,可以在相关讨论时发表高级、不跟风、又接地气的见解,别人只会和 AI 聊天,而你能调教 AI,并能用代码将大模型和业务衔接。
该阶段我们正式进入大模型 AI 进阶实战学习,学会构造私有知识库,扩展 AI 的能力。快速开发一个完整的基于 agent 对话机器人。掌握功能最强的大模型开发框架,抓住最新的技术进展,适合 Python 和 JavaScript 程序员。
恭喜你,如果学到这里,你基本可以找到一份大模型 AI相关的工作,自己也能训练 GPT 了!通过微调,训练自己的垂直大模型,能独立训练开源多模态大模型,掌握更多技术方案。
到此为止,大概2个月的时间。你已经成为了一名“AI小子”。那么你还想往下探索吗?
对全球大模型从性能、吞吐量、成本等方面有一定的认知,可以在云端和本地等多种环境下部署大模型,找到适合自己的项目/创业方向,做一名被 AI 武装的产品经理。
学习是一个过程,只要学习就会有挑战。天道酬勤,你越努力,就会成为越优秀的自己。
如果你能在15天内完成所有的任务,那你堪称天才。然而,如果你能完成 60-70% 的内容,你就已经开始具备成为一名大模型 AI 的正确特征了。
保证100%免费
】Copyright © 2003-2013 www.wpsshop.cn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