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踩
信息技术是否该进入高考,一直以来,这是一个在信息技术教师中热议的话题,引起了很多争论。目前,普遍的观点是信息技术应该列入高考,但是提及列入高考的理由或者说为什么希望列入高考,个人认为很多老师是期望通过将信息技术列入高考来提高学科地位和教师地位。客观上,在中国现行的体制下,有高考的称之为“主科”,其他的就是“副科”了;有了高考成绩,各种先进、职称等荣誉、利益就有优先权,没高考成绩的,就得靠后。因为没有高考,信息技术课程在很多学校眼里就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才开设的课程,因为没有高考成绩,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中始终难入主流。所以无论是从学科角度还是个人发展角度,信息技术教师都期望将信息技术列入高考。在此,本文不打算就“地位”问题来讨论信息技术是否该列入高考,而试图从高考的本质和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两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信息技术是否应列入高考,哪些内容应列入高考以及考试的形式问题。
高考的本质
高考是高校为了招生而举办的选拔性的考试,既然是选拔性的考试,其最终目的就是优胜劣汰,为高校筛选出优质的人才。从这点来看,高考的科目安排仍然有很多的不足和弊端,普通高考只有语、数、英、文综(政史地)和理综(理化生),这些科目都是基础课程,具有很高的覆盖性,但是作为选拔性的考试,从不同的专业来考虑,目前的高考缺乏专业课的考试,唯一做的比较好的是艺术类的高考,通过音乐、表演等不同的专业考试来选拔专业人才,唯有如此才能为高校筛选到真正需要的专业人才。目前,各高校除了有计算机专业外,还有许多计算机相关专业,如果缺乏专业考试,那么,如何保证通过高考筛选出来的学生是真正适合学习这些专业的?如何保证真正在计算机专业上有造诣的学生因为别的科目的缘故而与计算机和计算机相关专业失之交臂?
谈及此,就不得不提到澳大利亚的高考制度,澳大利亚的高考根本没有统一的考试科目,而是由学生根据希望申请的大学专业的要求来选择,一般来说,语文和数学是必考的(每个专业都要求),其他的科目就不一样了,如果希望申请艺术类专业,那肯定要考相关科目,如果希望申请历史、考古等专业,那么历史科目必然要考,当然如果申请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没有Computer Science的成绩是不可能的。
因此,从高考的本质是为高校选拔人才的视角来看,澳大利亚的模式是比较科学合理的,申请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必须要有相关成绩,因此,信息技术绝对应该列入高考。
信息技术的课程内容与高考
从目前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来看,必修部分和5大选修模块恰是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其中算法与程序设计又是基础的基础。在实行高考时,这些内容都应该有所体现,根据课时和难度设置不同的权重,具体操作可借鉴计算机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形式。
目前,我国已有少量省份(如浙江)将信息技术成绩纳入了高考,从其试题来看,基本上算是会考的升级版,考的都是属于信息技术通识的内容,过于基础和简单,基本上算是通过性考试的性质,背离了高考是选拔性考试的本质。
谈到这里,也许会有不同的声音,认为如此考试将会造成不公平,城市里条件好的学生接触计算机的机会多,得到练习的机会多,在考试中会普遍比农村的学生占优势。其实,上文已经谈到,信息技术高考是作为专业课的考试,只有希望申请计算机专业的考生才考。城市里条件好的学生未必申请计算机专业,而农村的学生如果希望申请计算机专业,也必定会充分利用学校的计算机资源。其实换个角度来看,目前的艺术类考试更是“不公平”,农村的学生基本没机会(尽管也有很多学生有天赋),但是为了选拔人才,艺术类考试还是得举行。并且,上文已经说过,信息技术的高考是借鉴计算机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形式,考试的内容多为逻辑性强的内容,并非会考那些以操作为基础的“通识”内容,不考计算机操作(这些是会考完成的目标) 。
如果从专业性的角度来考虑,个人认为今天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是落后于时代的发展的。按照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求,初中就应该形成基本的信息素养,完成信息技术的“通识”教育阶段,而高中必修课程则应该完成课程标准里提出的5大课程价值,选修课程应该作为大学课程的先修部分,让对此领域有兴趣、学有余力的学生先行进入相对专业的学习,从而为大学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信息技术头号强国——美国正是如此。
当然,以上这些想法是从效率优先的角度来考虑的,如果真实施这样的方案,肯定会引起轩然大波,指责不考虑地区的差异性,不考虑公平。在这里我想到了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变革时常提到的一个问题:我们是否为了少部分人,而让绝大部分对程序设计不感兴趣的人陪着那少部分人学习程序设计。的确,不应一刀切,而应让学生有选择,那么,高考也应有选择,相应的课程也应选择。这里,我想以一个问题作为结尾:凭什么让那些有天赋、有一定造诣的学生要浪费掉宝贵的高中时间,非要到大学才开始计算机专业的学习呢?这就公平了吗?
基于以上理由,可以得到一种较为科学合理的高考模式:
1.现行信息技术客车的核心培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这是面向所有学生、大众化的信息技术教育,其总结性评价的性质属于通过性考试,衡量学生是否具备了相应的信息素养,因此,现行的考试不应直接列入高考,而应作为所有大学录取的必要条件,只有通过了信息技术的水平测试,才能被大学录取。
2.应在高中开设计算机科学的AP课程,这是面向有志于学习计算机及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的精英化的课程,内容基本涵盖计算机组成原理、算法与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等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核心课程。如上文所言,考试形式可借鉴计算机专业考研的形式,以笔试为主,在条件具备时增加机试。凡报考计算机及计算机相关专业,必须持有计算机科学的考试成绩(即作为专业选考科目),而高校的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的本科起点也由此提升,可将部分研究生课程前移。如此可以缩短学生的成才年限,利国利民。
理论上说,这是各国目前探索出来所得到的最佳高考模式,需要对整个教育体系、高校录取模式进行改革(不光计算机选考,其他科目都应该可以选考。即将通过性考试和选拔性考试分开,学生在完成所有科目的通过性考试后,根据自己申请的专业要求选择相应的选拔性考试,凭此申请入学,而不是现在一刀切),虽然会触动很多人的利益,但是果真如此,这将能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个性,这将是真正的民主教育,善莫大焉!
Copyright © 2003-2013 www.wpsshop.cn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