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article > 正文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第一章_左人右龟上鹰

左人右龟上鹰

一 信息的特征:

客观性:信息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普遍性:物质的普遍性决定信息的普遍存在。

无限性:客观世界的信息是无限的。

动态性:信息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相对性:不同主体获取的信息及信息量不同。

依附性:不存在无源信息,不能脱离物质独立存在。

变换性:变换转换。

传递性:传递。

层次性:分层。

系统性:信息表示集合,不同信息形成不同整体。形成与现实世界对应的信息系统。

转化性:信息产生用物质,信息传递用能量。信息转化为物质和能量。

二 信息的质量属性:

精确性:精准程度。

完整性:全面程度。

可靠性:来源可信任。

及时性:间隔长短。

经济性:成本。

可验证性:证实证伪。

安全性:授权访问。

三 传输模型

 TCP/IP网络、4G网络和卫星网络都是传送信息的信道

四 信息化从小到大:

产品信息化,企业信息化,产业信息化,国民经济信息化,社会生活信息化。

五 信息化:

主体是全体成员,时域是长期,空域是一切领域,手段是工具,途径是生产力和改革,目标是生活质量全面提升。

六 信息化的六要素:

上鹰(信息技术应用)下鸡(信息技术产业)左人(信息化人才)右龟(法规和标准)

信息资源:核心任务,关键,薄弱环节。

信息网络:基础设施。

信息技术应用:龙头,主阵地。

信息技术和产业:物质基础。

信息化人才:成功之本。

法规标准:保障。

 七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系统规划(可行性报告,设计任务书),系统分析(需求分析),系统设计(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系统实施(编码,测试),运行维护

还可以表示成:立项(系统规划),开发(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运维及消亡。

系统规划:可行性报告和设计任务书

系统分析:基本目标,逻辑功能,系统说明出

系统设计:物理模型,系统设计说明书

系统实施:测试报告

八 常用的开发方法

结构化:目标清晰,难以适应需求变化。

面向对象:世界由各种对象组成,任何事物都是对象。

原型化:根据用户需求,快速建立系统模型

面向服务:系统快速响应需求与环境变化,提高系统复用性,信息资源共享

九 OSI协议七层

1.物理层:连网媒介,协议,电压,RS232,RJ-45

2.数据链路层:IEEE802.3/.2

3.网络层:IP,ICMP,IGMP,ARP

4.传输层:A点传到B点,TCP,UDP

5.会话层:网络两切点之间建立维持通信,RPC,SQL,NFS

6.表示层:加密解密,数据转换,格式化。JPEG,ASCII,MPEG。

7.应用层:HTTP,FTP,SMTP,Telnet.

十 应用协议

FTP(文件传输协议) TCP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 TCP

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TCP

Telnet(远程登录协议)TCP

TFTP(简单文件传输协议)UDP

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UDP

DNS(域名系统)UDP

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UDP

TCP面向连接,UDP无连接,不可靠

ARP(IP到MAC)和RARP(MAC到IP)在网络层

ICMP差错报文

IGMP组播,多播

路由器网络层,交换机数据链路层

十一 存储技术

网络存储技术三种:直接附加存储(DAS),网络附加存储(NAS),存储区域网络(SAN)

NAS:即插即用,支持网络协议。包含NFS,CIFS。

SAN:快极别

DAS:标准,物理

十二 网络规划

无法网络指无线电波,wifi,移动网络

分层设计,引入三个关键层: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

接入层:面向用户,访问网络

汇聚层:访问策略,数据处理,过滤

核心层:高速转发,可靠传输。

十三 信息安全

机密性:不暴露

完整性:修改数据,篡改

可用性:授权访问,不占资源

可控性: 流向及行为方式

可审查性:依据和手段

十四 数据库

关系型数据库:Oracle,MySQL,SQLServer

数据仓库:主题,集成,稳定,历史变化

数据源:基础,源泉

数据存储与管理:核心

OLAP服务器:集成,组织,发现趋势

前端工具:查询工具,报表工具,分析工具,数据挖掘

十五 中间件

中间件由底向上,底层型中间件,通用型中间件,集成型中间件

十六 计算机系统可用性:无故障时间/(无故障+维修时间)*100%

十七 可用性战术

错误监测:命令/响应,心跳异常

错误恢复:表决,主动冗余,被动冗余

错误预防:组件,删除,引入进程监视器

十八 需求层次

业务需求:高层次的目标要求

用户需求:用户的具体目标

系统需求:从系统的角度

十九 质量功能部署需求

常规需求:系统应当做到的

期望需求:想当然认为的

意外需求:控制在开发人员手中

二十 使用SA方法进行需求分析

数据字典:模型的核心

ER图:数据模型

数据流图:功能模型

状态转换图:行为模型

二十一 需求验证

需求评审需求测试来对需求进行验证。

二十二 软件架构风格

数据流风格:批处理

调用/返回风格:主程序/子程序

独立构件风格:进程通信

虚拟机风格:解释器

仓库风格:黑板,超文本

软件架构评估分别是:基于调查问卷,基于场景方式,基于度量方式

二十三 设计模式

创建型模式:创建对象

结构型模式:处理类或对象

行为型模式:类或对象交互以及职责分配

二十四 阶段式模型

阶段式模型过程域的阶段式分组:可管理级,优化管理级,量化管理级,已定义级

(阶级)

二十五 连续式模型

连续式模型过程域分组:过程管理,项目管理,工程,支持

(连线支工)

二十六 软件测试方法

静态测试:不在机器上运行,人工检测

动态测试:实际运行程序

白盒测试也称结构测试主要用于单元测试。测试方法:控制流测试,数据流测试,程序变异测试。静态方法中的人工检查也属白盒测试。

黑盒测试也称功能测试主要用于集中测试,确认测试,系统测试。

软件测试有

单元测试:模块测试。

集成测试:检查模块

确认测试:验证软件功能。--包含:内部测试,Alpha在开发环境下。Beta在实际使用环境下。

                                                         验收测试,交付前以用户为主进行测试。

系统测试:完整的,集成的计算机。

二十七 测试目的是找出存在的错误 ,调试目 的定位错误。

二十八 测试过程中的评审包括就绪评审和测试评审

二十九 企业应用集成EAI表示集成(无须了解构造),数据集成,控制集成,业务流程集成(超越数据和系统)

表示称界面与控制集成属黑盒测试

数据与业务属白盒测试。

三十 物联网应用关键技术:传感器和嵌入

物联网架构可分三层: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

感知层:采集信息来源

网络层:传递和处理

应用层:实现物联网应用

三十一 智慧城市五层三体系

物联感知层,通信网络层,计算与存储,数据及服务,智慧应用。(通知屋计数)

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和运营管理体系,标准规范体系。(安装建标)

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自发贡献,不代表【wpsshop博客】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您发现有侵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sshop.cn/w/羊村懒王/article/detail/640535
推荐阅读
相关标签
  

闽ICP备140086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