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
踩
月薪20000其实一点都不难!本文通过对几个最真实案例的剖析,希望能让迷茫的年轻人少走一些弯路。
2008年浙江二本线504,我高考成绩521,考入山东某二本院校。由于就读的是车辆工程,2012年毕业后,我跟班上大部分同学都一样,一直都在机械相关行业内摸爬滚打。
普通二本、机械类专业、无家庭背景......这些标签放在年轻人当中可以说是毫不起眼,但这就是我跟我绝大多数同学们毕业时拥有的共同特征。
到今天,我们已走过了9个年头,回望大家的职业发展,仿佛毕业就是一个分岔路口,有人已经走上了高管岗位,也有人失业深陷网贷泥潭。但从整体来看,如果你有一个清晰的职业规划,月入2万并不是什么难事,不过是人生众多小目标中,并不起眼的一个罢了。
下面我在我本人及同学当中选几则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希望能给年轻人一点启示。
12年我毕业的时候进入了山东当地某大型国企,月薪5000,扣掉五险一金以后到手大概还有3500,这份工作我干了3年,这3年也是我职业生涯中最为迷茫的3年,给我后续的职业发展带来了诸多正面和负面的影响。
当时我面试的是销售岗位,跟我同期入职公司做销售的应届毕业生一共有45人,我们这群人计划是要在公司实习1年,然后再派往各省办事处驻点。
但不巧的是,入职还不到2个月集团公司就进行了重大职能改革,专门成立了销售公司,直接取消了各个分公司的销售权,现有销售人员并入销司,而我们这些应届毕生则不需要了,由各分公司各自安排消化。
我和其他7名大学生被一起分配到了品质部,由于我们的分配并不是事先规划的,所以办公室里连对应工位都没有,一下子也找不到那么多老员工来带我们,领导索性就在车间边上临时划了一个办公室给我们,让我们自己去生产现场实习。
但所谓的现场实习并没有给我们安排详细的工作内容,除了楼上办公室有送文件之类的杂事,才会想起来喊我们去跑个腿,大部分时候我们都是被放养不管。
这让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我们,很快就彻底迷失了方向,一群人每天就是上班在办公室用局域网打dota,下了班回宿舍打牌或者打网游。
这样的状态持续了近一年,我们才被分配了一些具体的工作任务,但这些工作基本上每天只要花一两个小时就能完成,大部分时间依然很空闲。
渐渐地,有人开始倦了,尤其是听到一起毕业的大学同学开始涨薪,觉得自己一直颓废下去也不行,就开始嚷着要去找新工作。
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人一旦适应了这么轻松的工作氛围,真要放弃就很难下决心,再加上一年来也没有学到什么经验,又没了应届生的身份,工作也没有那么好找。
所以到2014年,真正离开的也只有一个,而且这还是跟着亲哥去创业了,剩下我们7个人继续混日子,但是这样的混日子时间越久,心里就越慌,到了第2015年年初,又走了2个,还剩下我们5个。
此时我也已经开始紧罗密布地找工作了,寻找方向主要还是我老家浙江的机会,但是因为这几年不学无术,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
此时我职业生涯中第一个贵人孙总出现了,他其实就是我原来的部门经理,在2014年底因为在处理一起质量事故的时候得罪了某重要客户被公司免职,心气高傲的他毅然选择辞职,恰逢2015年各大新能源车企刚刚开始萌芽,他到了杭州某家当时还在筹建中的新能源企业担任品质总监。
这种新成立的公司,人员来自五湖四海,刚开始必然都是派系林立,各个高管都致力于拉自己人入伙,发展壮大自己的派系,孙总他们也不例外,开始挖原来的同事入伙。
这时候就有同事给我支招,说孙总在杭州,也需要人,这个机会非常适合我,让我找他说一声,跟着他去杭州干吧。
但入职后的这几年我对于自己混日子的表现也心知肚明,自己如果真的优秀,估计孙总这么需要人早就主动来找我了,既然不找我就说明看不上我,所以我内心还是很犹豫,觉得张不开嘴。
后来在同事们的劝导之下,我还是红着脸给他打了电话,拿了一些水果和土特产去他家里,那天的具体情形我已经忘了,人生第一次送礼,表现可以说是一塌糊涂。孙总收了土特产,但水果一定要我带回去,我也傻乎乎地带回去了,那天从他家出门后我就像做贼一般逃了回来。
多年以后偶然一次和孙总聊到那天自己的窘迫,他说他那天其实就把我当成自家的一个孩子看待,觉得这个孩子必须要有个机会出去成长一下了。
一个多月后,孙总安排妥帖后,把我带去了杭州那家公司,月薪6500,14薪。
入职以后,我的工作节奏仿佛一下子从天堂来到了地狱。由于大量的新能源车企在那个时间成立,我们就要抢尽一切时间尽快实现新车下线、验证、量产,拿取资质。所以虽然工作是双休,但从入职第一天开始,连续工作了90天连一天都没有休息,每天从早上八点干到晚上九点半。
这样高强度的工作节奏中,却第一次让我感受到了此前从未感受过的快乐,因为每天都能接触到各种新的原先不懂的知识,每一天都能感觉到自己在成长。
但是派系斗争有成功者就有失败者,很不幸孙总并不是那个成功者,过了不到一年孙总和他的大领导就被排挤到了权利层的边缘,于是他决定离开,临走之前,孙总最后帮了我一个大忙,把我的岗位调整成了SQE。
SQE的全称是供应商质量管理工程师,这岗位有一项很重要的职责就是审核供应商,跑到供应商的公司那边去查看他们的管理存在什么风险和问题,给他们提出意见并指导他们改进。
但说实话,以我当时的能力让我去做这项工作,简直就跟让小学生去给大学生上课一样可笑,一开始出去的时候丢了不少人。
但我懂得知耻而后勇的道理,既然我不懂提不出意见,那就索性将这一切当成学习的机会,由于我客户的身份,供应商总会把他们各种做得好的管理方式展示给我,很快我就从各个供应商处学习成长成为一名合格甚至是出色的SQE。
到了2016年底,由于各种原因,杭州这家公司发展迟迟不见起色,甚至开始拖欠工资,再加上母亲在那一年遭遇车祸,于是我决定离开杭州回老家县城发展。
由于我有主机厂的相关经验,而且此时我也已经基本掌握了一些管理经验,很快我就在老家找了某上市私企的SQE岗位,年薪10万。
在这一家单位我的发展也算顺风顺水,比较受领导重视,一年后就升任部门经理,又过了一年,我也成了家,然后有了孩子。
但是大部分企业都有一个的特点,就是进公司之前谈薪容易,一旦进了公司涨薪就非常困难了,快4年过去了,我的薪资水平一直只有12万多,由于买房养家压力比较大,谈薪也一直没有获得理想的结果,思考再三,跟家人商量决定再次出去寻找新的机会。
2020年4月份我加入了目前这家公司,岗位依旧是SQE,年薪18万,到年底加上年终奖实际收入大概在20万,去年再次升任部门经理,年收入大概涨到了25万。
期间又被授予了期权等激励,加上今年再次涨薪,收入状态目前还在良性上升过程中。
回顾我9年的职业生涯,由于最初荒废了将近3年,所以相比那些优秀的同学,我目前的发展还是明显慢他们一截,但我明白只要我保持学习与成长,就可以让自己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进。
但是无论多晚,只要开始学习成长就不算晚,而学习最好的开始时间,就是现在。
老陆个子瘦小,但是胆子却不小。
毕业后他进了某大型企业的进出口公司,实习期后被派往非洲办事处驻点。
当时这家企业来招聘的时候,很多人并不愿意去,有些同学都已经收到签约邀请,最后还是放弃了,主要还是担心去海外不安全,每年只能回家一两趟,而且非洲又是欠发达地区。
而老陆去应聘进出口公司的初衷非常简单,就是贪图那一天40美元的驻外补贴,再加上基本工资,一毕业就实现月入过万,而且在办事处生活费也不需要自己掏,所以为了赚钱,去非洲就非洲吧。
半年后老陆第一次回国,大家一起吃饭,跟我们交流各种他在非洲遇到的趣事,还嚷着下次要给我们带安哥拉树皮,他原本略显蹩脚的英语此时也已经变得非常流利。
2年后老陆就凑够了首付买了房子,5年后他选择回国跟女朋友结婚,此后不再出国。
由于有驻外销售的经验而且口语流利,他很快被猎头挖走换了一份高薪的工作,去帮某制造企业拓展进出口业务,到目前已经升任为分公司的销售副总,年薪据他自称50万左右,但按照行业一般情况来说,50万应该是个保守数据。
与他有类似经历的还有我的前同事老高,刚毕业的时候跟我在同一家公司混日子,离开得比我还晚,后来机缘巧合之下去了大型机械制造企业,2020年被派出国去做了非洲项目。
后来遇到了疫情,老高他们这些员工出国的回来以后都受到了英雄般礼遇,纷纷升职加薪。
猛哥是我的室友,毕业后跟我进了同一家国企下不同的分公司。
他刚毕业的那几年与我类似也有不完全相同,类似的是工作都很轻松,工资也都不高,不同的是他因为是按正常编制需求招聘进去做技术支持岗,还是有具体工作任务的。
三年后他也觉得这种工作节奏过于混日子,于是辞职回了江苏徐州老家找了一家工作干起了项目经理。
猛哥是属于那种比较自律的人,工作有责任心,自我要求比较高,工作期间又读了在职研究生,还考了PMP等专业证书,在去年年底,他收到了某汽车零部件全球龙头企业的OFFER,年薪30+,目前准备去苏州发展,开启自己新的征程。
磨刀不误砍柴工,应该就是对于考研最好的解释。
大四的时候,有一部分同学选择考研,这其中有考上的,也有没考上的。
振哥就是落榜的其中之一,但是他并没有选择放弃去就业,而是选择了再试一年。
于是毕业后的振哥并没有回家,而是选择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房安心准备复习,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的准备他最终如愿考入江苏大学。
2016年硕士毕业,他直接进入了某外企的研发部门,起薪就是15K,目前他的综合年收入已经达到了35万以上。
枫哥和振哥一样,毕业后也在学校门口附近租了一间房子,准备考公务员,但不同的是,振哥是真真正正地准备考研,而枫哥我们每次去看他却总是忙着打游戏。
枫哥总是窝在那个小房间中,玩各种网游,他的家庭并不特别富裕,父母给的生活费并不足以支撑在游戏上面的开销,慢慢地他就依赖上了信用卡和网贷。
这样的准备考公结果可想而知,一年以后,他的经济实力和电脑都已经支撑不住他继续这样的生活,只好选择回临沂老家先找一份工作,边工作边准备考公。
但是由于错过了应届生的身份,再加上临沂好的工作机会也不是很多,所以枫哥找的工作也一直不是很靠谱。
他干过仓管、网贷公司的催收客服、代课老师等等乱七八糟一大堆岗位,但是每个工作都干不长,收入也一直只能维持在两三千、三四千的水平。
这样的收入根本无法支撑他打游戏和生活的需求,要还借款就更不可能了,最后只能是各家银行、各个平台来回倒腾,最后越陷越深,甚至因为还不上贷款而上了失信人员名单。
我根据这些年在职场上的亲身经历以及所见所闻,整理了一些干货,年轻人如果想要快速年薪过万、两万、三万,建议可以看一看。
1.提升学历: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切勿相信所谓的读书无用论。下面这张图片是某上市公司2022年应届毕业生的薪资标准,可以看到学校越好、学历越高,工资也就越高,其中最高的双一流毕业数字化人才起薪已经到了18000,多少人奋斗多年的终点,也许都没有他们起点高。
2.选对平台:毕业以后优先选择大平台、大公司去就业,即使工资低一点也没关系。因为这对于个人职业素养的培养、眼界的开拓以及未来的跳槽都有帮助。我的第一份工作虽然实质上没有学到太多,但是在我后面跳槽的过程中,在这家公司就职的履历却很容易被后面单位的认可。
我有一个朋友只是苹果中国的外包职员,专业能力其实很一般,却也能让他在后面跳槽的时候轻松拿到国内企业30万年薪的OFFER。
3.选对城市:和平台道理类似,城市也尽可能优先选择大城市,因为优秀的企业一般都在一线城市。不要因为大城市买不起房就不去,城市里面租房的年轻人太多太多了,你只是其中一个,并没有什么好委屈的。
即使你最终都买不起房子,未来注定要回县城发展,也请先去大城市镀镀金,这对于未来的身价绝对有很大的帮助。
4.得有必要的付出:虽然我们讨厌内卷,期待更好的福利,但是我们也必须明白,在现有社会规则下,只有产生足够多的价值,才能取得相应的收获,钱多活少离家近的工作,现实中并不存在,即使存在也轮不到你。
前几天我面试了一个员工,问离职的原因说是因为目前工资5000太低了,期望拿到7000以上,但是入职以后干了三天就跑了,说太累了。可这不过是一份运营助理的岗位罢了,除了月初需要加几天班写几份PPT,剩下的大部分时间都不忙,连这一点都不愿意付出,又凭什么一定要拿高薪呢。
5.重视学习和积累:年轻人刚参加工作的前三年,一定不要关心自己能赚多少钱,而是要关心自己可以学到什么。打工的本质是将自己单位时间能够提供的价值贩卖成为金钱,你如果只会扫地,那可能一个小时能卖15块钱,你如果会开车,可能一个小时就能卖30块钱,你如果掌握了更多地技能、资源、经验,可以敢更富有调整型的职业,收入自然也就越高。
如果觉得当下企业的薪资水平不高,可以要求涨薪,也可以跳槽,但是千万不要吊儿郎当地做事,优秀是一种习惯,堕落更是一种习惯,你的消极怠工最终受害的不是企业,而是未来的自己。
6.重视外语:这些年网络上要求教育去外语化的呼声很强烈,对此我不敢苟同,文化自信并不代表要排斥英语,越排斥反而说明越不自信。
语言的本质就是一个沟通交流的工具,英语作为全球应用最广泛的语言,如果你要跟国外交流就不得不学习外语。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民企走向全球化,在职场中两个具有相同专业能力的员工,具备外语能力和不具备外语能力,薪资待遇可以相差30%~50%。而且如果只有一个工作机会,会外语也往往会被优先录用。
7.接受创新:如今的社会各种新技术、新模式层出不穷,不断迭代发展,新的会取代旧的,如果你接受创新,新生事物将会成为助力你的工具;但如果你抗拒创新,那么新生事物就会变成击败你的武器。
8.注意逻辑培养:说一个人聪明与否,最关键的指标,一个是记忆力,另一个就是逻辑思维能力。在日常工作布置中有两类员工,一类交流特别费劲,你说半天都听不明白,另一类交流特别轻松,你才说个开头他就明白你的意思了,这就是逻辑思维能力的差异。
逻辑思维能力其实是可以后天培养的,简单来说就是多看多写多想,不要让自己陷于琐碎之中。多阅读书籍资料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是基础,写文章可以帮助自己理性思考,做完事情以后一定要举一反三进行简单总结,久而久之你的逻辑能力就会比身边人强出一截。
9.适当逢迎:拍马屁不应该成为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但是也不要让它成为你前进道路上的阻碍。2016年我刚加入第三家公司的时候,面试我的副总带我去走访供应商,在吃饭喝酒过程中介绍我说是他亲自招聘的,供应商顺势接下话茬就说那他应该是我师傅,今天刚好借机可以搞一个拜师议事。
但是当他们把目光看向我的时候我却没有接茬,搞得副总很没面子,这让在我刚入职的时候丧失了绝佳的一个抱大腿的机会,后面也确实让我失去了一些潜在的机会。
10.“成名”要趁早:如今现在35岁焦虑在职场中早已不新鲜。35岁并不意味着就是失业,但是在35岁之前,是一个人成长成型的黄金年龄段,而到了35岁以后,则是一个人兑现价值的时期,一些培养、成长的机会基本上就不会再赋予你。
所以35岁之前如果你还没能走上一定的高度,那未来的可能性也就微乎其微了。
11.谨慎背负贷款:贷款的本质其实是我们的未来,今天用贷款享受的一切,都是对于自己未来的透支。
所以建议享受型消费尽量不要贷款,而对于一些投资性消费则可以根据个人能力谨慎贷款,如培训进修、学历提升等。
12.选对行业:都说男怕入错行,但我为什么把这一条放在最后,因为这一点其实既有道理,但也没有那么绝对。首先行业之间的差异是确实存在的,像这些年互联网的风口让很多从业者走上了捷径,实现了财富自由。但在如今这个高度分工化的社会下,很多时候我们也不能过分放大这种差异,因为在其他行业中做得优秀的依然可以拿到高薪,而在互联网行业中的庸者,未来也同样会被淘汰。
假如某一天新能源车企打败了传统燃油车企,燃油车企业的高管依然可以去新能源车做高管,做技术的依然可以做技术,做一线装配的也依然只能去做装配。
如果只看了开头一句话,估计很多人心里又要吐槽头条人均月薪过万;但如果你很有耐心看到了最后,应该就能理解,我所说的月薪2万很简单,并不是这个意思。
人最大的烦恼,往往就是想得太多而做得太少,高薪总是属于小部分人的,它并不会凭空从天而降,但是它也并非高不可攀,只要你比大多数人努力,就能收获比大多数人更高的回报,月薪过万、两万、三万,并不是什么难事。
撸起袖子加油干,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Copyright © 2003-2013 www.wpsshop.cn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